【中国日报网】青苗深培 跨界成材┃大唐临汾热电公司“师徒结对” 推动青苗人才培养走深走实
来源:临汾热电公司
作者:张雪峰 田宇翔
日期:2025-10-30

近年来,大唐临汾热电公司坚持将“师带徒、传帮带”模式作为培养人才、助力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方式,近日,在该公司领导和人资部的共同见证下,随着21对师徒庄重签订《师徒培养合同》签约完成,大唐临汾热电公司“青苗人才班”开启第二阶段为期6个月的深入培养新阶段。该公司打破常规,以“交叉培训”为核心,让管理部门的青年走进生产一线,让生产部门的青年骨干涉足经营领域,让经营部门的青年触摸管理脉络——一场关于人才成长的“跨界实验”再次生根。

一纸师徒协议,开启一场技艺匠心传承,“师徒结对”并非新鲜事,但临汾热电的此次培训却独具匠心。师徒选择需将岗位业务跨界“交叉”。管理部门的青年员工,优先选择生产或经营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导师;生产部门的青年,则倾向于选择管理或经营部门的导师;经营部门的青年,同样需跨出本专业领域,寻找新的知识土壤,师傅不仅手把手教技能、更面对面传思想、实践检验带作风、急难险重攻难关、党业融合促成长,致力于打造一支“强精实优”的复合型90后人才梯队。

这种用心设计背后,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现代电力企业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通管理、既精专业又晓全局的‘多面手’,”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单一领域的深耕固然重要,但打通部门壁垒、实现知识融合,技术有序传承,达到1+1>2的效果,才是未来人才竞争的关键。”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看似“跨界”的组合,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准匹配。各部门负责人根据青年的擅长领域、弱势短板、个人喜好乃至性格特点,量身定制为期6个月的培训计划。21位师傅为徒弟“私人订制”的成长手册中,精心设计了成长目标、量化考核及实施路径,在党建工作部,导师为徒弟制定的计划颇具代表性:从“党建引领与班组标准化建设融合”到“更好开展卓越文化宣贯进班组”,从“党的建设基本理论”到“宣传工会实务操作”切实将党建工作深植于生产实践。发电部负责人为针对2名徒弟的工作经历特点制定的不同的培养计划。一名有多年运行经验的青年,被安排重点学习“火电厂发电流程及现场运行管理”,向更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岗位迈进;另一名对数据敏感的徒弟,则专注攻坚“节能指标管理”。计划营销部的学员从基础的“计划统计管理”起步,逐步深入到“电力现货交易”这一复杂领域。导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带领徒弟参与实际交易决策......师傅用心教、徒弟跟着学、照着做、塔什干,“六个月后,他们将不再是纸上谈兵的学徒,而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各位导师对学员寄予厚望,为助力青年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青苗人才班”第二阶段培训,瞄准的是三个清晰的目标:一是拓宽青苗知识面,强化业务能力。通过跨部门学习,青年员工跳出本职工作的“舒适区”,在陌生领域开辟新的知识疆土。这种跨界不仅不会削弱其专业能力,反而通过多角度思考,促使其对本职工作产生更深的理解。二是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备用人才和后备干部。该公司党委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通过这种高强度、多维度的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通管理、既熟悉生产又了解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正在快速成长,为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三是打开职业生涯发展多通道,打造“一专多能”的全面型、技术型、管理性人才。在掌握本职专业的基础上,至少再掌握一到两个专业的知识——这已成为临汾热电青年人才的标配。当计划部的青年能看懂财务报表,当营销人员能理解机组深调原理,当人事管理员工知晓发电检修流程,企业的整体协同效率将实现质的飞跃,真正达成“传”出经验、“帮”出人才、“带”出文化的良好效益,形成人才梯队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唐临汾热电公司党委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体现在这次培训的每一个细节中。从师徒匹配的精心设计,到培训计划的量身定制;从部门负责人的亲自指导,到公司层面的资源倾斜——无不彰显着中国大唐“以奋斗者为本,让奋斗者出彩”的人才理念。青苗人才班”第二阶段的顺利推进,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对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前瞻性布局。它不仅是公司完善人才培育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的具体实践,更是大力弘扬奋斗者精神、激发组织活力的生动写照,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人才活水”。

链接:https://cnews.chinadaily.com.cn/a/202510/29/WS6901bc66a310c4deea5eedb5.html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05 1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