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汾热电公司,有这样一位党务工作者:他把“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刻进工作准则,用十七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党员担当,以支部建设的扎实成效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他就是管理科室第一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张海鹏,2025年七一前夕荣获山西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深耕党建沃土、践行初心使命的“排头兵”。
以信念为灯,在实干中擦亮党员底色
“党员的形象,藏在每一次挺身而出里。”这是张海鹏常对支部党员说的话,更是他17年工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从青春岁月到沉稳历练,他用一件又一件实事,在时光里刻下“共产党员”的鲜明印记。
15年前,他牵头筹建“大唐班”,展示了央企社会责任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传承延续;
12年前,面对公司环评验收的难题,他用三年时间逐个破解关卡,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完成了公司竣工环保验收;
10年前,他往返奔波于省经信委与环保厅之间,凭借一股子韧劲为公司超低排放项目争取补助资金,让企业绿色发展底气更足;
7年前,山林突发火灾,山高路陡挡不住他的脚步。三趟车出发,最终只有他带领的队伍抵达起火点,连续奋战2个昼夜直至山火熄灭,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要“冲锋在前”;
5年前疫情突袭,大年初二他第一个赶回公司,从采购防疫物资到统筹防控细节,一干就是一个月,直到“二月二”还在坚守岗位,用担当筑牢企业“防疫墙”。
“他就像陀螺。”同事们这样评价他。但张海鹏心里清楚,每一次“停不下来”的背后,只因“我是党员”。
以规范为基,让支部堡垒强起来
2024年,组织任命张海鹏为管理科室第一党支部书记。多年未直接从事党务工作的他,上任第一周就迎来支部书记述职——现场的局促、报告的空洞,让他深刻意识到“党建工作不是虚功,必须实打实抓”。
“即使从零学起,也要做到最好。”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这一年里,他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摆在案头,逐字逐句学;把支部基础工作分解成“理论学习、党员发展、培训管理、廉洁自律”等模块,亲自抓流程、盯细节,直到每个环节“成形见效”才交给支委分工落实。
从“手忙脚乱”到“得心应手”,从“空洞述职”到“扎实答卷”,他带领支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科室第一党支部荣获“山西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个人在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中获评“好”,用成绩证明党建工作抓得实,支部堡垒就一定强。
以融合为要,让党建成效看得见
“党建不是‘独角戏’,要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张海鹏始终认为,基层党建的生命力,在于能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他带着党员推进“党建 +”模式,让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他延续了支部“红旗服务窗口”评比传统,激励党员所在的5个部门比服务、拼效率,让“党建红”成为提升工作质量的“催化剂”;面对乡宁、稷山、七一渠项目档案验收难题,他牵头开展“党建引领+自主攻坚新能源档案验收”项目,鼓励党员主动挑担,项目顺利完成验收将节省第三方服务费用数十万元;通过与税务机关联建共建,精准对接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争取到各项税收优惠,让“党建纽带”变成“效益通道”;在机组检修关键期,他成立“党员服务先锋岗”,带领党员到检修现场送姜枣茶、解难题;组织“党员奉献日”活动,在运煤大道植树绿化,让绿色发展理念扎根人心。
“党务工作者,就是要让党员更像党员,让支部成为堡垒。”这是张海鹏的初心,也是他的行动指南。从冲锋在前的“急先锋”到深耕党建的“勤务员”,他用17年的坚守证明:平凡岗位上的执着与担当,就是共产党员最动人的模样。在打造“卓越大唐新晋电”临电新篇章的征程上,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党务工作者,用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