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美 工人美 劳动美】新能源公司:十余载深耕大唐路 以实干笃行书写 “贡献答卷”
来源:
作者:
日期:2025-09-26

在新能源公司,有这样一位“多面手”:她是统筹协调的办公室主任,是党建引领的党委秘书,也是服务职工的管理第一党支部书记。

从2011年走出校门踏入大唐大门,梁莉用十余年时光,在生产、行政、经营、党务等多个岗位上深耕细作,将“我为大唐作贡献”的誓言,化作每一项工作里的扎实行动,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中枢担当:以“绣花功”织密企业运转网

办公室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既要当好参谋助手,又要做好统筹协调,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执行者的细心与担当。

2023年,梁莉接过办公室负责人的重担,面对“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服务保障”四大核心职责,她很快进入角色,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态度,扛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2023 年底,省公司下达集中办公要求,办公楼换租及搬迁工作迫在眉睫。彼时,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从装修设计的细节敲定,到办公物资的盘点采购,再到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全程把关,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梁莉没有退缩,她牵头成立专项小组,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个人。白天,她往返于新办公楼与旧办公区之间,协调施工方解决装修难题,核对物资清单确保不遗漏一件办公用品;晚上,她留在办公室梳理当天工作,预判次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最终,在她的带领下,搬迁工作高效有序完成,没有影响一天正常办公,为企业集中办公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公司治理与项目推进中,梁莉同样展现出出色的协调能力。近两年,她牵头修订决策主体事项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让企业决策更规范、更高效;针对原平、平顺等新项目公司的注册工作,她主动对接工商、税务等部门,梳理注册流程中的难点堵点,提前准备好各类材料,确保项目公司顺利落地。

“以文辅政”是办公室的重要职能,梁莉对此始终精益求精。她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数百篇综合文稿,从工作总结到调研报告,从经验交流材料到典型案例撰写,每一篇稿件都经过反复打磨,力求精准传达企业发展成果与工作思路。其中,公司左云项目“以大代小”模式、平鲁项目全面盘活经验、设备责任制改革成效等案例,经她梳理提炼后,成为集团及行业内部的优秀范本,多次在各类交流活动中推广,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荣誉,更让大唐的品牌形象愈发鲜明。

攻坚破难: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

新能源项目普遍存在投产年限久、档案资料不完整、验收不及时等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像“绊脚石”一样,影响着企业的后续发展。梁莉深知,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对企业历史负责,也是为当下发展铺路,更是替未来着想。于是,她主动请缨,牵头开展“应验未验”历史遗留存量项目档案验收攻坚工作。“档案验收不是简单的资料整理,而是要从项目立项、审批、设计、施工到并网运行的全流程进行梳理,确保每一个节点的文件都完整、规范。”梁莉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组建了一支精干的攻坚团队,成员来自生产、技术、财务等多个部门,确保各专业领域的资料都能得到精准核对。一开始,面对堆积如山的档案资料,团队成员有些无从下手,梁莉便带头研究档案管理规范,制定详细的梳理清单,将每一个项目的档案分为“立项审批类”“设计施工类”“并网运行类”等多个类别,逐一进行排查。

在梳理某风电项目档案时,团队发现该项目的施工图纸存在部分缺失,影响后续验收。梁莉立刻协调原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说明档案验收的重要性,请求对方协助查找原始图纸。由于项目投产时间较长,原设计单位的人员已变动,查找图纸难度很大。梁莉没有放弃,她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到当年参与项目设计的老工程师,了解图纸可能存放的位置,最终在设计单位的档案库中找到了缺失的图纸。为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她还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核对,确认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后,才将其归入档案。就这样,梁莉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地奋战在档案整理一线,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他们共梳理24个项目的档案,补齐了大量缺失的专业节点资料,规范整理各类档案1340余卷。在档案验收阶段,她积极对接省公司及省档案局,详细汇报档案整理情况,解答验收专家提出的问题,争取各方支持。最终,所有“应验未验” 项目全部通过档案验收,实现历史遗留问题全“清零”,为企业后续的项目开发、资产处置等工作扫除了障碍。

“攻坚过程中,有过疲惫,有过挫折,但每当看到一个项目通过验收,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梁莉的话语里,满是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正是这份“钉钉子精神”,让她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为企业发展扫清了前行路上的障碍。

服务暖心:以“为民情”架起职工“连心桥”

“管理就是服务,工作就是奉献。”这是梁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管理第一党支部书记,同时负责办公室工作,她始终把职工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服务职工的“好事实事”落到实处,用暖心举措架起与职工之间的“连心桥”。

职工餐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之前,公司职工餐费补助标准较低,部分职工反映餐食种类单一、营养不够均衡。梁莉得知后,立刻开展调研,了解职工的饮食需求,然后积极向公司领导汇报,争取提高餐费补助。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公司最终决定将餐费补助提升。不仅如此,她还与食堂承包方沟通,要求增加餐食种类,每周制定营养食谱,加入牛奶、水果等健康营养品,让职工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现在食堂的饭菜越来越可口,营养也更全面了,每天吃饭都成了一件开心的事。”职工们的满意,是对梁莉工作最好的肯定。

随着公司职工人数增多,停车难问题逐渐凸显。每到上班高峰期,办公楼前的停车场总是“一位难求”,部分职工不得不将车停在远处的路边,不仅不方便,还存在安全隐患。梁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与物业公司沟通,详细了解停车场的车位数量、使用情况,然后制定了“停车位动态管理方案”:优先保障生产一线职工的停车需求,为经常外出办公的职工预留临时车位,同时鼓励职工错峰停车、拼车出行。方案实施后,停车场的利用率大幅提高,职工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生产用车是保障场站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之前,公司部分生产用车使用年限较长,车况较差,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车辆分配不合理,影响工作效率。梁莉了解情况后,立刻牵头开展生产用车调研,统计各场站、项目部的用车需求,评估现有车辆的使用状况。然后,她积极向公司申请采购新的生产用车,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完成18辆生产用车的采购工作。在车辆分配上,她结合各场站的路况、用车频率等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分配,确保每一辆车都能发挥最大作用。“职工的小事,就是企业的大事。只有把职工的‘急难愁盼’解决好,大家才能更安心地工作,企业才能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梁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一件件暖心的实事,让职工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也让自己成为了职工心中的“贴心人”。

未来,梁莉将继续以“争当贡献者、勇做排头兵 的姿态,在岗位上脚踏实地、担当作为,用实干为新能源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与企业携手并进,共赴美好未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7 08: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