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咏同志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在公司环保监督管理工作中冲锋在前。2024年面对环保工作高要求、严监管的复杂形势,李咏同志带领环保迎检团队恪尽职守、主动作为,为公司安全稳定运行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坚实保障。

143次迎检交出“零通报”答卷
他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钉钉子”:台账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环保设备每天上下班都要巡检一遍才放心,就连和环保部门沟通的电话,都要提前在笔记本上列好一二三。2024年,从国家到市区的各级检查143次,平均两天就有一拨人来厂检查,最密集的时候,他一天接了3个通知,上午刚送走省里的专家组,下午又陪着市里的同志去了污水处理站。“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迎检。”团队里的年轻人打趣说。他总说:“环保这事儿,平时多下一分功,检查就少一分慌。”有次突击检查前,在线设备刚刚换新,他硬是带着团队从傍晚核对到后半夜,设备参数、排放记录、参数配置、站房内标气瓶的标签都挨个检查了一遍。第二天检查人员说:“你们这记录比我们的还细致,这是把环保工作刻进骨子里了。”
靠着这股子较真劲儿,通过扎实的日常管理和充分的迎检准备,公司全年未发生任何环保通报、处罚事件,实现“零通报”目标,有力维护了公司良好的环保形象和社会声誉。
数据赋能解锁双碳“最优解”
李咏的桌上,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还多了本写满批注的《碳排放管理指南》。“双碳”是新课题,他稍有时间就研究。在年度碳核查由省级机构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来的时候,他的主要工作是现场流程和设备知识基础讲解,每处的讲解都条理清晰,让检查人员没有疑问。通过日常关注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结合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在综合单价上升至100元/吨时,提示公司计划营销部择机出售碳配额,以高价格完成碳交易。他说环保管理工作经常出现隔墙管理,但是在公司荣誉面前克服环保管理“隔墙”,要将环保要求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融合”。
精准核算跑出降本“加速度”
“环保税可不是简单交钱,里面藏着‘省钱门道’。”李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排污费改税后,他捧着《环境保护税法》研究了半个月,发现公司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比标准限值低不少,符合减免政策。为了申请优惠,他带着监测数据跑财务部,拿着政策文件找环保局,光是证明材料就整理了三大盒。有一次为了核对一个监测数值,他在档案室翻了一下午旧报表,直到找到三年前的原始记录才罢休,最终为公司成功申请并享受环保税减免,切实降低了公司成本。
政企协同打赢保供减排“双战役”
面对困难时,先想起“我是党员”。去年冬天,对环保人来说是场硬仗。不仅要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管控,还有市区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以及重大政治活动“保电”任务,既要减排达标,又要能源保供,两头都得扛住。有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运输车队无法到厂,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多次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主管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逐笔核算生产需求,最终协调出一条临时运输通道。在严格执行减排要求的前提下,就机组环保排放指标的合理分配多次沟通,为机组争取必要的生产运行空间,对排放数据瞬时波动等异常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响应、调度、核实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进行及时的回复与说明,有效化解了潜在的监管风险,努力平衡环保要求与能源保供责任。
他始终牢记入党宣誓时的初心,“咱干环保的,守好这方水土,让天更蓝、电更稳,就是在践行誓言。”团队里的年轻人跟着他,也渐渐养成了“事事较真、时时放心上”的习惯。
爱临电赢未来!正是有无数像李咏这样的党员,把党员徽章戴在胸前,把责任刻在心里。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守护着地方碧水蓝天,温暖着千家万户。这就是平凡岗位上,共产党员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