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中国海关红色档案故事|黄埔海关帮助台胞返莞复工复产复学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作者:黄靖芸 陈俊霖
日期:2021-09-07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20年5月,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台胞返回大陆航班减少,票源不稳,台胞返莞通道不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台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高度重视和维护台胞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台胞台企返回内地复工复产复学,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黄埔海关党组织在海关总署党委的统一指挥下,特事特办,在海关系统没有“包船”入境监管先例的情况下,运用口岸延伸监管模式,精心筹备、周密安排,帮助广东东莞台胞安全、有序、健康返莞复工复产复学,增强台商台胞深耕东莞、扎根广东的信心。来自台胞的感谢信,见证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image001.jpg

 黄埔海关工作人员对包船入境客轮进行登临检疫工作

     2021年3月18日,黄埔海关收到一份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图片)征集收据,其中黄埔海关运用包船入境口岸延伸监管模式助力东莞台胞返回大陆复工复产复学专项档案资料汇编,成为海关首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的海关抗击疫情档案资料。它以最直观、最真实的方式,见证并记录了黄埔海关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奉献和担当。

     缘起

     2020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各地封城、封路、停航、封关。1000多名东莞台企负责人、500多名东莞台校师生春节前返台后滞留台湾,无法返莞。由于大部分台企产品面向欧美市场,受欧美疫情影响,经营压力陡增,台商急欲返莞处理业务。而东莞台校作为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在全国台校有较大影响力,学生、家长及教师迫切希望尽快返莞复学复课。

     一海之隔,他们却只能望海兴叹。

     转机

     面对广大台胞的诉求,黄埔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多次研讨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建议。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复,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临时恢复香港国际机场海天客运码头至东莞市虎门港(太平)客运口岸水上客运航线。海关总署统一指挥、黄埔海关受命行动,在海关系统没有“包船”入境先例的情况下,运用口岸延伸监管模式,精心筹备,精准防控,全力做好通关监管工作。

     特事特办,一场特别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image002.jpg

 黄埔海关工作人员对行动不便人员予以专人帮扶

     战斗

     黄埔海关迅速行动,从全关抽调94名业务骨干、地方卫健部门抽调16名专业人员支援现场,组建党员防疫一线队伍并进行战役前集结动员,重温入党誓词,要求甘于奉献,排除万难,做好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为确保通关顺畅,黄埔海关主动联系协调边检部门、卫健系统、地方转运专班、口岸运营等单位,联合开展演练,互相派员进驻指挥部;充分利用5G、VR、移动单兵、无线通讯等技术手段,实现全流程、无盲区、可视化、即决式远程实时监控;提前收集拟返莞台胞健康状况,对每名旅客编制身份识别号,以20人为一组,分批离船通关转运,实现无缝衔接、闭环管理。

     台胞下船后,暖心标语便映入眼帘,不时可见暖心画面:特意挑选的2名懂闽南语的关员协助交流沟通;现场关员对台胞提前做好温馨提示、政策宣讲,做好人员疏导、耐心释疑、心理安抚,对转送120的有症状人员耐心抚慰解释;通过轮椅帮扶行动不便人员进行转移……

image003.jpg

 首批旅客离船入境

     尾声

     2020年5月27日至5月31日,以包船形式入境共计9艘次,海关共检疫1416人次,其中旅客1326人,船员90人次;检疫发现13名有症状人员转运地方医疗机构,其余人员均移交地方联防联控相关部门;对1345名入境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这是一项巨大又细致的工程,且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谨此,我们代表在东莞打拼经营的3000多家台资企业的台商台胞,感谢每一位我们所能遇到的无名英雄。”通关结束次日,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致函感谢。

     审视移交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档案材料,看似平凡的工作过程,却映射出非凡的特质,这是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这是中国制度、中国力度、中国速度。这虽是海关日常工作一瞥,却展现了海关队伍闻令而动、遵令而行、万众一心的坚强品质。

     这场特别的战斗结束了,但海关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05 1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