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头拱地、两腿泥’的攻坚精神,全力以赴争取新能源建设指标。”在年初工作会议上,王顺启董事长指出:“要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坚定必胜信念,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把山西公司打造成新能源、传统能源融合发展的先进典范。”
2021年,太原二热在项目开发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寒冰期,面对困难,企业在瓶颈间做调整,在摸爬滚打中寻光明,辗转5万公里,遍访3地市各个乡镇,走访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198次,6个项目资格完成审查,24份可研报告编制审核……近日,捷报传来,其中已有三个项目通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山西省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项目清单。
“争取一年有突破、三年破百万、五年翻一番!”
将项目开发作为全厂职工的,生命线、幸福线、希望线,争取实现“一年有突破、三年破百万、五年翻一番!”这是该厂开发新能源项目的5年规划,也是对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庄严承诺。
从领导班子带头攻坚,统筹谋划部署,积极宣传政策,全力沟通协调,到全厂上下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全力抓好新能源竞配项目申报,一场争取项目指标落地的攻坚战就此拉开……
“融洽的外部环境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全方位拓展新能源项目建设能力,充分调动全厂职工跑政府、跑市场、跑项目,该厂第一时间向全厂职工发出动员令,创新设计新能源项目开发宣传册和海报5000余份,由项目开发部组成宣讲团队,在文艺橱窗张贴宣传海报,为过路职工、家属讲政策、讲方法、讲待遇,在短短一周内就有收集到20多条新能源资源信息。
“全年共收集全厂职工提供资源信息153条,经全部落实排查,其中6条有效信息转化为项目资源。”项目开发部武文斌介绍。围绕成功率最大的这6条信息,成立了项目开发专项工作组,指定专向负责人专线对接项目进度、审批和各环节把关。
“要让广大职工放心跑、大胆跑、广泛跑。”
“要让奋斗者必有回报。”为了真正让项目跑“活”为项目充血加速,企业重新修订并下发了企业《新能源前期开发激励奖励办法》在资金上给予补偿和回报,在待遇上给予多方提升,全面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内生活力。
想要搞好这几个项目,就要有相适应的开发方案和措施。专项工作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编制完成了《“风光火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项目实施方案》、《共享储能调峰电站项目可研报告》、《分布式光伏开发方案》和《项目开发规范流程和标准》,为项目开发铺好路、架好桥。
“奖励办法的重新制定和相关措施的出台,彻底解决了跑项目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广大职工放心跑,大胆跑,广泛跑。大大提高了项目成功率。”项目工作组李晋自豪地说。
“把党旗插在阵地上”
“党员干部要主动冲在项目攻坚的最前线,想方设法力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开发部党支部结合“两带两创”,成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能源项目开发及相关政策宣传服务队”,设立专人开展6期《光伏项目怎么谈》系列讲课及视频录制。说起项目讲解讲师冀冬晓激动万分:“通过讲解项目开发的相关政策、审批、申报各个流程以及奖励办法,身边有越来越多人关心到项目开发上。”
“想要有0-1的突破,就必须转变思路。”
走进项目开发的作战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满是“兵法”布阵的山西地图,哪个战区谁是主帅、目标是谁、节点任务有几个、现在需要做什么……清晰明了。“我们根据项目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推进项目制定时间表,细化任务表,明确里程节点和责任人,实施挂图作战。同理,在项目建设上,也要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打开思路求合作。”从汇聚项目建设资源开始从厂领导班子到各项目负责人再到周边关系网,与地方政府、电网、设计院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盘协调,最终敲定与16家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协商洽谈,优选7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要想项目成,先看公里数”
北上三代京华、北魏古都,南下尧都平阳、盐运之城,全年辗转5万公里,跑遍忻州、吕梁、晋中各个乡镇,走访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198次。项目开发部负责人武文斌深有感触:“11月,受外界疫情环境影响,交通受阻,值得庆幸的是该跑到地方都已经跑了。疫情封控期间申报项目传来了好消息,厂领导亲自联系当地的朋友帮忙传递了最后一份材料。”
“背水一战 全力突破”
回顾这一年,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年底,捷报传来,大唐繁峙沙河100MW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大唐榆次长凝100MW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大唐太古范村100MW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全部入选山西省2022年风电、光伏保障性并网项目清单。创新发展模式,更新思维理念,太原二热举全厂之力攻坚新能源项目,最终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