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山的那一边传来喜讯。在集团公司2023年新能源提质增效综合评价考核中,阳城发电公司照山光伏电站从参评的94家光伏电站中脱颖而出,以综合得分95.84分名列前茅,斩获亚军。2023年,该电站发电量超计划值2000万千瓦时,利用小时同比增加116小时,利润总额同比提升18%。这一佳绩的取得,是阳城发电公司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山西公司新能源提质增效工作部署,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一、夯基固本,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照山光伏电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西河底镇,是阳城发电公司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山地光伏项目,装机容量90MW。2020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该电站坚持在新能源管理创新上干在先、走在前,以夯实基础管理和提升光伏效益为抓手,千方百计提升运维管理水平。该电站以建设“无故障光伏电站”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规范操作,加强综合治理,确保责任管理落到实处。该电站坚持日常工作规范化、定期工作标准化、专项工作精准化,修编运维规程和定期作业规范12项,完善输电线路设施定期检查台账等技术管理台账18套,编制风险控制措施卡21项,规范生产管理体系,控制场站运维工作风险。该电站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技术监督检查、省公司安全生产基础评价整改要求,强化技术监督管理,持续提升电站技术管理水平。
该电站对送出线路、变电设备、场区防火等重点设备和重大隐患全方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并责任到人。2023年,该电站加固集电线路杆塔9座,处理塔身关键部件短缺或松动等隐患39处,积极组织处理主变渗油、箱变熔断器异常、SVG内部故障等设备问题,全面提升系统设备的可靠性。该电站还主动加强与周边村镇的防火联动,采用视频监控和就地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光伏场区防火管理,确保光伏区设备消防安全。投运以来,该电站两度获评中电技协“百日无故障”光伏电站,两度获得公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靶向发力,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
该电站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季节特点以及出力情况,适时调整定检工作周期和开展时间,严抓定检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光伏方阵发电能力对标和设备状态分析,以方阵发电能力偏差分析为基础,每日滚动监测数据变化,分析逆变器、光伏组串参数变化规律,精准锁定发电能力较差和波动较大的逆变器等关键设备,为高效开展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针对SG-225HX型逆变器易出现温度不平衡、降额运行的情况,该电站主动增加逆变器内部散热器的清理频次,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有效避免电量损失;通过加强运行数据监控和电缆防护现场检查,及时消除绝缘损坏缺陷,显著降低光伏组串绝缘阻抗故障发生率;利用无人机红外成像诊断技术,定期开展光伏组件热斑巡查及修复,保证基本发电单元的高效运行。
该电站高度重视“两个细则”管理,紧盯考核涉及的各项参数,加大自动化设备维护力度,针对预测偏差过大、功率受阻等问题快速响应,及时修正调整数据模型,优化预测程序,连续两年在山西公司光伏电站“两个细则”净收入评比中获得第一名。该电站紧盯绿电交易政策,积极协调营销部门调整策略,充分发掘绿电价值。2023年,该电站交易绿电共计8600万度,大幅提升电站经营效益。
该电站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通过回收利用拆除的直流电缆,自主修理光伏组串、组件、逆变器、箱变等设备常见故障等方式,全力压减可控费用。2023年,该电站累计修复光伏组件62块,及时处理异常光伏组串102串、逆变器故障89台次,及时更换故障逆变器14台,全站设备可利用率再创新高。
三、增强本领,提升素质,打造光伏运维人才库
该电站十分注重全员素质提升,着力打造高素质、高效率团队。通过开展切合生产实际的技术培训,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优化“师带徒”机制,定期开展故障案例分析和技术交流,让每一名职工都能够较快地提升技能水平,独立开展值班监控与异常分析,及时处置理光伏组串、逆变器、箱变、视频监控等设备一般故障。该电站坚持问题导向,鼓励站内成员自主牵头开展技术攻关,想方设法处理疑难问题,先后解决了SVG功率单元故障、远动数据链易中断等难题,积极开展阳光逆变器通风过滤装置技术改造,有效提升逆变器维护效率。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融合安全生产、设备治理、经营管理、提质增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高质量发展的“照山模式”已初见成效。阳城发电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山西公司新能源提质增效工作部署,坚持“高、严、细、实、快、专”工作要求,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光伏区域运维机制,一场一策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新能源管理模式改革,推动新能源板块稳定盈利,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