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由7名平均年龄30岁的一线职工组成的年轻团队,这是一个敢于担当、战之则胜的高效能团队,这是一个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先锋模范团队。
他们齐心协作,踏过泥泞,踩过荆棘,同酷暑战斗,与寒冬同行,在安全生产、抢发电量、提质增效中走出了一条勤学习、强技能、比贡献的班组建设之路。
这支优秀的团队,是怎样吹响“大唐工人先锋号”的呢?
安全生产有实招
“两票三制”“三讲一落实”这些基础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做牢靠。班前会上,组长王峥都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几遍,而这也正是班组确保安全生产的制胜法宝。
作为风场的核心力量,班组成员们深知一个小差错就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每次巡检、检修、操作,他们都会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当中。“确保设备稳定运行,是我们肩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们强化班组基础管理,高质量开展春秋检等工作,扎实筑牢安全防线;他们多措并举“反违章”,实现全年“零违章”,不能违章、不敢违章、不想违章成为班组人员的行动自觉;他们隐患治理动真碰硬,高标准开展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工作,解决一批顽瘴痼疾;他们抢修保电坚定有力,积极应对大规模雨雪冰冻天气,高要求开展全国两会保电、杭州亚(残)运会保电等工作,彰显责任担当。
提质增效有真招
他们泡在现场,是常态;研究风机设备系统,是常态;向专家请教,是常态;他们的快速成长,更是常态。
“有疑问及时问,有想法必提出,有问题快解决是我们的工作原则,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班组里的每个人都会扑下身子、仔细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面对棘手的难题,他们从未退缩。
撸起的袖子、身上的油迹、脸上的汗渍……这些都是大同运维中心运维一组砥砺前行的印记。他们先后推进左云五路山风电场一、三期风机设备治理,开展一期风机偏航刹车器升级改造、一期高速轴刹车被动改主动、三期14台风机变桨系统改造等,提高风机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风机发生飞车、倒塔。完成一期风机第二批7台变频器升级改造,有效解决因变频器设备老化,功率模块、板件、散热风扇、定转子接触器等损坏造成的频发故障。他们以过硬的技术和沉稳的态度,为企业发展默默贡献着青春力量。
一次次设备运行风险的精准把控,一次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合理判断,一次次设备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他们为风场夯实了安全基础,带来了经济效益。2023年利用小时同比提升1272.80小时,左云二期技改项目利用小时高达4202小时,在山西省300多个风电项目中排名第一。
多元培训有硬招
大同运维中心运维一组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要想创一流业绩,必须练就最强内功,要想建功立业,必先铸好手中的“金刚钻”。因为勤而好学,一点点锻造了班组中每一名成员的“匠心”。
班组始终将内部培养作为人才培育的根基,啃书本、画系统图、学技术已成为班组内的“新风尚”。自上而下比学赶超的氛围,为工作中挖掘出更多的“金点子”“好办法”。
“班组人员比较年轻,没点小噱头吸引不了他们。”如何把班组培训开展得更有吸引力?作为一支年轻的团队,他们坚信“1+1>2”, 默契传承“师带徒”“老带新”的传统,同步创新实施“定制式”培养,开展“问、讲、答”即技术问答、考问讲解、现场解答培训模式,通过集中授课、“每天一问”“每周一考”等方式,将学习竞赛化、竞赛常态化,多种方式提升班组人员技术技能。同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和班组长的技术优势,立足岗位紧盯难点,显身手、增效益,在不同设备、不同时段开小灶、组长小课堂等进行充电蓄能,增强培训效果,激发班组成员学技能、钻技术、解难题的积极性,打造出一支高水平职工队伍。
坚守初心担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大同运维中心运维一组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一如既往的坚守在能源保供第一线,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