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点,彭水水电公司厂房依旧灯火通明,机械班5名小伙已身穿连体服,全副武装地站在3号机组前,他们即将进行一次计划已久的定期检修。
“兄弟们,今晚加油呀!争取明天吃上早饭!”侯攀拍了拍耿乐天的肩膀,语气轻松却掩不住眼中的认真。机组停机后,密闭的机组像个“大蒸笼”,温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再加上不透气的连体服等安全装备,这场检修从一开始,就是体力与意志的双重“烤”验。
定检是水电站必不可少的维护环节,机组常年连轴转,800小时、1600小时的节点一到,必须全面排查隐患,就像给长跑运动员做全面体检,这是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生命线”。而机械班的任务,就是啃下最基础也最关键的“硬骨头”:数以千计的螺栓要查松动,油管路要防渗漏,焊缝要辨脱焊,任何细微疏忽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定检前,5个人仔细清点了工具:电动扳手、梅花扳手、锤子、安全带、人字梯……每样工具都有其特定用途。“这梅花扳手最适合狭窄空间作业,电动扳手用于需要大力紧固的部位。”卢汗拎起一把梅花扳手熟稔地说。
随着机组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5人分成2组:寿志杰、石济嘉和卢汗负责发电机定转子等部位;侯攀和耿乐天则深入水轮机、水车室。一进入机组内部,汗水就顺着脸颊往下淌,安全帽下的头发很快黏成一绺,连体服紧紧贴在身上,像裹了层密不透风的“保温膜”。
“咔嚓、咔嚓……”卢汗握着电动扳手,对准发电机定转子的螺栓逐个检查,每拧一下都紧盯力矩表,“螺栓松一分,机组运行就多一分风险,必须逐个拧严实!”
“这边螺栓再紧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油管路接口无渗漏,记录一下。”
密闭空间里,他们的对话不停在回荡。旁边,寿志杰手里的手电筒光定格在定子底部:“这里有处油渍,咱们得清理干净找源头!”石济嘉立刻递上工具,两人蹲在狭窄空间里,就一点点擦拭、排查,额头上的汗滴在脸颊上也顾不得。
另一头,水车室内耿乐天踩着人字梯,一手抓梯、一手用抹布反复擦拭油管路接口。“肉眼难辨的小渗漏,擦一擦就能显形。”他转头跟侯攀解释道。侯攀则蹲在水轮机旁,手里的扳手精准卡在螺栓上,按规定力矩重新紧固,每完成一个,就在记录表上打个勾,动作干脆利落。
凌晨3点,定检工作已过半。困意与高温双重夹击,汗水流进眼睛里,又辣又涩,他们只能仰头甩一甩继续干。“我这边发电机盖板压板2颗螺栓发现松动,快拿工具来。”“好嘞!来了。”
“一颗螺栓松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咱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石济嘉一边拧着扳手一边说道。卢汗则用手电筒以特定角度照射焊缝,通过光线和阴影判断是否有裂纹或脱焊现象。“这需要十足的耐心,一条焊缝可能就要检查好几分钟。”
时间在汗水中悄然流逝。当他们完成最后一项检查项目,走出机组时,东方已经泛白,脱下连体服,每个人的工装都能拧出水来,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5个人,5小时,40摄氏度高温。这个深夜里的“烤”验,是彭水水电一线职工的日常。而机组长年稳定发电的背后,正是建立在无数个这样夜晚的坚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