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成长,都会成为人生旅程中别样的风景。去年,李秋成为滇西新能源事业部的一名新晋“萌新”,入职后,顺利分配到牟定光伏项目部,他怀着好奇、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项目部,在这个远离城市繁华、远离家乡亲人的地方,将梦想扎根,开始了一名大唐人的职业生涯。入职半年多以来,当笔者再一次在项目建设现场遇到他,跟初次见面时比起来,俨然成长为另一副模样。
“小白”的转变
去年9月初,经过十余天的入职培训后,李秋就奔赴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正式开启了职业生涯。初到项目部的他,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工程建设,对施工现场的一切既新奇又陌生。来到新的环境,“适应”于他而言就是首要任务,因为只有不断适应,才能逐渐融入新的集体。“多去几趟现场,熟悉熟悉环境”,这是项目经理在平时的交谈中对他说得最多的话,也是最实在的话。因为牟定项目的光伏方阵都比较分散,要想尽快熟悉每个方阵,必须得多跑现场。因此,熟悉方阵、路线以及方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也是融入职场和学习最直接且最有效的办法,可以直观了解下立柱孔深、浇筑要求、桩距等一系列技术参数,还可以通过监督工人施工作业安全、质量把控等多维度地学习,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并向着一名职场人转变。
“小白”的跨越
在项目现场,笔者跟李秋谈到工作中觉得是个人转折点的一件事,他开始跟我侃侃而谈。“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去山东开关柜厂家进行设备监造。”李秋说,刚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自己既惊讶,又有点紧张,因为自己没出过远门,而且自己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被安排去协调跟踪设备生产及发货问题,对他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不清楚具体的生产车间,只能去找销售经理帮忙联系开关柜生产车间,到了车间就去联系车间主任询问设备的生产进度。就这样“盯”了二十多天后,也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面游刃有余。随着高压柜的打包装车,他悬着的心也逐渐落了下来。
李秋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差,第一次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已经步入社会。而这一次经历对初入职场的他来说,既是一个考验,更是完成了一次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跨越。
“小白”的成长
结束了一个月的出差之旅,紧接着,便是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这一次的培训,从项目的工程进度、光伏发电的原理及各设备的原理与技术到图纸学习了解新建电站的基本结构,站内一、二次设备及线路的基本结构,再到电站制度编制及学习、各类台账的建立,熟悉集团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电站的设备和工器具情况等等。这一系列的深度培训和学习使李秋对光伏电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是投产前的那段日子。“项目基建工作很累,很枯燥。工地的工作环境确实很艰苦,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但是,因为我们的工作,项目每天呈现出崭新的模样,心中的自豪感也一点点‘生长’。”
随着半年多时间的学习磨炼,于李秋而言,面对前方,无言而努力地继续攀登,也许就是成长。
在跟他的交谈中,笔者仿佛好像也被拉回到刚毕业的那一年,回忆起许多人、许多事。当明天悄然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不是在静止火车里,在与相邻列车交错时,仿佛自己在前进的错觉,而这正是我们真实地在成长。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面对。在不断前行的路途中,我们需时常回忆曾经走过的那几段难忘路,以此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激励自己勇敢向前,希望每一个你我,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情满怀地奔赴下一个山海。